蓄势待发这个技能是给高红太尉准备的,低红度的就老老实实走标准太尉,带个藤甲吃吃兵刃。摧锋断刃一出来,这个结论就要修改了。首先,太尉体系里技能固定的比较多,魅惑和藤甲必备,蓄势待发塞进去后,两个副将还有一个格子。这个格子不管是锋矢阵还是形一阵,都把格子用完了。换句话说,回血的重任只能交给司马懿。司马懿本身又肩负着输出重任,所以出现尴尬的事情。
众志成城虽然能定向回血,但是不管是输出还是回血量都不大,所以不配合高红司马懿的暴击兵书,这个血线都拉不回来。而且它也绝不可能走快速法师不回血的路线,毕竟是一个主技能前四回合躺平认嘲的武将。以前的标准太尉,尽管经常满宠的刮骨疗毒伺候不到司马懿,但是好歹司马懿可以靠高额的输出来吸血,原则上符合一个t0队伍拉平血线多穿的逻辑。
因为和水淹七军配合非攻制胜比起来,它拉平血线的能力真的差了很远。以前后期减伤技能比较缺乏,满红马岱没有普及,别的技能更加不稳。比如据水断桥总不可能用一些A级谦让、料事如神。现在的摧锋断刃一出来,传统太尉几乎没有招架之力。除了乘敌不虞,它又多了一个新的大爹。蓄势待发的规避对于突击技能是极好的抑制,所以太尉基本上只能玩蓄势待发。也就是说,它和sp关羽现在基本上只能二选一。不过它们本来就已经沦落到二选一的程度了,因为藤甲兵sp关羽也喜欢。
既然要上蓄势待发,那么形一阵就明显更搭配,阵法会优先于指挥技能前发动,多加的六十点智力对蓄势待发的加成会有明显的作用。同时,形一阵早期的保护比锋矢阵主将位更到位,后期的增伤也更贴合司马懿的输出节奏。它是一个双核输出的阵,第二副将上一个郝昭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。郝昭的输出只要能够比曹操给司马懿的增伤多,那么换郝昭就是划算的。现在蓄势太尉换成郝昭补充回血,同时把单核输出变成双核,能够分担单核输出被控、被减伤的风险,所以它的含金量又提升了。刚开始时,整个魏国都觉得没有曹操不能玩,于是游戏不断推出各种在不同阵容里能替代曹操的武将。到了如今,sp荀彧、郝昭、王元姬、sp曹真都在特定阵容里对曹操完成了平替,甚至上替。